股票股票配资 树更多、路更宽……在第十二师生活超幸福_城市_居民_公园
“瞧,这些游园原来是闲置荒地股票股票配资,现在绿树成荫,红叶海棠、小叶白蜡、长枝榆随处可见,住在这里,真是一大乐事。”漫步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的口袋公园,师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业务科(城市管理科)工作人员计洁仿佛对每一棵树、每一株草都有感情。
29岁的计洁是土生土长的兵团人,过去几年,她几乎每天都在这座城市与树木打交道。在她眼中,亲身参与这座城市的建设,看着它一天天变得靓丽宜居,是件实实在在的幸福事。“党的十八大以来,国家城镇化快速发展,十二师城镇化质量和水平也在稳步提升,城市面貌日新月异,越来越宜居宜业。”计洁的话,道出了许多十二师人的共同感受。
城市的核心在于人。一座走向成熟的城市,其魅力不仅体现在版图扩张的面积、增长的人口数据或生产总值等抽象数字上,更在于它能否承载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如今,行走在十二师辖区团场城镇,崭新的道路、高耸的楼宇、茂盛的树木与居民脸上的幸福笑容交相辉映,一个与乌鲁木齐功能互补、独具兵团特色的城镇体系已然成型,在每个角落都能真切感受到蓬勃生长的活力。
以人为本 宜居与绿色同行
“我每天早晚都会来公园走走。现在天气热,早上8点来一次,晚上过了9点再来。”今年67岁家住五一农场的唐梅,每天都会约老友到五一农场居民休闲游园散步,这早已成了她的生活习惯。在十二师,像这样利用城市边角精心打造的口袋公园或街头小游园,正成为居民们喜爱的新去处。
展开剩余82%“公园里设有健身步道、长椅和长廊,和邻居们坐在这里聊天特别惬意。”三坪农场居民路广东在党建文化公园边遛娃边说。
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,城市工作要深刻把握、主动适应形势变化,转变城市发展理念,更加注重以人为本。十二师顺应各族职工群众对高品质绿色生活的期待,定下“300米见绿、500米见园”的城市居民出行目标。为实现这一目标,十二师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园的规划、建设、管理和运营各个环节,实现全民共建共享共管,提升绿地自我造血功能,实现公园生态价值转化。
通过巧妙利用闲置地、边角地一个个集生态、休闲、文化、健身功能于一体的口袋公园应运而生。师党委党校主题公园以柏树为主景,点缀红枫海棠;兵团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绿岛小游园用绚丽海棠、红叶石楠营造错落美感;新天润天街小游园诉说着街区的独特文化……这些散落在街角的精致空间
不仅美化了环境、提高了绿化率,更成了邻里交流、运动休闲的乐园,实实在在提升着居民的幸福感;目前,全师已建成口袋公园12个。
近年来,十二师持续聚焦民生需求着力完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,推动城市宜居水平不断提升。供暖保障体系优化:积极构建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多元化供热格局,有效确保居民温暖过冬。生活垃圾治理成效显著:无害化处理能力实现全覆盖,城市环境更加洁净;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面铺开,各团场分类设施配备日益完善;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居于前列,为建设更加绿色、可持续的美好家园奠定了坚实基础。绿色生态品质提升:城区绿化建设稳步推进,公园绿地布局更趋均衡,居民享有的人均绿色空间显著增加。……
与此同时,十二师着力优化智慧城市“大脑”,在现有城市管理综合服务平台基础上,不断完善智慧市政、智慧环卫、智慧公厕、智慧物业、执法办案等专项信息系统,构建起“监测—调度—处置”的管理闭环,推动形成群众更满意的城市环境和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。
城市更新 高度与温度并存
“以前小区没有游乐设施,孩子没地儿玩,晚上车也难停。”在三坪农场商业街经营美发店十年的邹培明,看着窗外整洁的外墙、规整的停车位和宽敞的道路,记忆中的斑驳老墙和狭窄空间已渐渐模糊。
这条由分散院落整合而成的商业街,房屋多建于21世纪初。如今,引进专业物业统一管理后,不仅面貌焕然一新,还配套了超市、药店、居民活动中心,更运营着提供助餐、助浴、托养等服务的老年食堂。
老旧小区改造一头系着民生福祉、一头牵着城市发展。
实施城市更新,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。这就要求我们转变理念,更加注重以人为本,优化空间结构,提升公共服务,兜牢民生底线。城市发展不仅需要拔地而起的“高度”,更需要浸润生活的“温度”。
交通是城市的血脉。十二师着力破解瓶颈,8个内联外通的兵地融合项目中,6个已建成通车,2个全面开工,一个立体交通新格局正加速成型。公共基础交通网络“对内成网,对外联通”成效显著:2021年以来,兵地融合项目高效落地;师域公交线路优化并新增7条,增配24辆公交车,乌鲁木齐市40余条线路延伸覆盖十二师。
基础设施的“硬件”升级带来了人流、物流、资金流、信息流的汇聚。
“出门上高速,过河有大桥,10分钟就能到机场。”十二师居民朱静说,爱上十二师,除了因为这里越来越高端的“硬件”,还有越来越暖心的“软件”。
这份十二师“温度”还体现在基础保障的完善上。水利方面,建立兵地协调机制保障水资源需求,红岩水库管线工程将为近20万人供水;电力方面,“十四五”规划与国网协同实施,两座110千伏变电站加紧建设,电力网络持续优化……
十二师正以“人人都是城市形象”的理念,通过有“高度”的建设和有“温度”的服务,不断提升城市宜居指数和群众幸福指数。
特色打造 历史与现代同辉
8月11日晚10点,夕阳余晖尚未散尽,十二师新天润天街已霓虹闪烁、人流熙攘。作为国家级休闲旅游街区及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,这里成了周边各族职工群众的汇聚地:新疆特色的雕花门窗、拱形廊柱与错落的传统建筑,伴着天南海北的美食香气,吸引了络绎不绝前来打卡的人群。
几步之遥,城北小巴扎灯火通明,梦幻的本地特色元素装点其间。湖北小龙虾、四川兔头、湖南臭豆腐、新疆红柳烤肉……百余种风味在此碰撞。游乐设施区域传来阵阵欢闹声、文创产品设计精巧别致……共同营造出欢快有趣的氛围。“以前买特产去城南大巴扎,现在大家更爱来城北。”经营新疆文创店的店主田雪说。
鲜为人知的是,这片繁华之地前身是乌鲁木齐养禽场,曾遍布简陋的笆子房,道路狭窄,缺乏上下水,环境堪忧。“十多年的改造,核心是提升基础设施,对天街路段、建筑立面、观光塔及周边进行风貌重塑。”常州街片区管委会经济发展组组长颜丹丹介绍,未来,新天润天街还将拓展历史文化街区范围,推动空间联动,升级为融合文化传承、产业创新与社区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圈。
在十二师,像新天润这样焕发新生的街区并非个例。各团场、管委会巧妙保留传统建筑风貌,将民居、民俗与旅游开发结合,在活态保护历史遗产的同时,为居民开辟致富新路。特色商铺里,各类餐厅、民宿、工艺品店与时尚的文创店、咖啡馆、旅拍店共生共荣,多元业态蓬勃生长,各族职工群众在此共同生活,织就了一幅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生动图景。
然而,特色打造之路并非坦途十二师的城市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。团场空间分散,尤其二二一团(吐鲁番)、二二二团(阜康)距离较远,导致政策传导慢、落地难,资源配置效率低,管理成本高,效果打折;过去税收未直接入师国库严重掣肘投入,机制虽近期有调整,前期资金缺口仍使基建与公共服务提升力不从心;未建市状态限制规划自主权,发展战略易受周边制约;基建在不同团场差距明显且存在“重硬件轻配套”问题,管理精细化、智能化不足,“重建设轻管理”导致维护响应慢、智慧覆盖有限,影响效能与体验。
面向未来,十二师将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,融入乌鲁木齐都市圈,推动设施、产业、服务协同及团场分类提升;促进城乡融合,强化技能培训与就业扶持,加速市民化;建设宜居、美丽、韧性、文明、智慧之城,侧重智慧城市建设,破数据壁垒、强智能运维并兼顾特殊群体;深化兵地融合,推动项目落地,强化规划衔接与联合机制。
从绿色浸染的城市肌理到温润人心的文化底蕴股票股票配资,十二师正以“绿沁城、文润心”的理念,在建设城市幸福家园的道路上稳步前行。(冯晓玲 郭蕾 白彦升 计洁 制图/付迪)
发布于:北京市宜人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